如何編制園區規劃?
產業園區規劃是園區建設的龍頭,決定園區未來的發展方向,決定園區建設規模和品位,所以園區建設應堅持“規劃先行”的指導原則。具體來說,產業園區規劃包括產業園區規劃背景、發展定位、規劃布局、招商策略、園區運營管理等內容。內容總體概括,產業園區規劃可分為產業規劃和園區規劃兩部分規劃。產業規劃是靈魂,空間規劃是軀體,所以園區規劃應該堅持產業規劃先行的理念。當然,在此之前,對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的充分梳理,是產業能夠準確定位的基礎。
堅持以下五大理念
如何從產業鏈的角度對現有的區域產業進行深入分析研究,尋找缺失環節和關鍵環節;
如何結合區域的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,進行產業定位和產業規劃布局,選擇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;
如何在園區建設與運營管理模式和機制上形成突破,保持健康、持續的發展趨勢;
如何正確處理招商引資和創新創業的關系,保持區域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;
如何在圍繞園區產(企)業發展的需求上形成特色的產業服務體系。
如何編制產業規劃?
要編制好產業規劃劃,中機院認為首先要弄清楚產業規劃的目的,編制產業規劃唯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清晰回答"如何發展地方產業經濟"這個問題。
產業規劃思路
城市規劃過程中,產業規劃有其規范方法:首先進行經濟發展階段和產業結構分析,以明確當前產業問題和預測未來發展方向。其次根據全球、區域或周邊城市產業轉移、區域政策和本地產業特征等,分析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、挑戰及優劣勢。再次,針對現狀和發展條件,提出產業發展的總體戰略,如結構升級、集群化、高技術化、區域協調 分工等,并按一定標準確定優勢(或主導)產業及其戰略。最后,根據現狀產業分布和"發展連片、企業進園"等原則,確定"點、軸、帶、圈、片、區"的總體布局,或提出優勢產業布局意向、明確各區區產業類型及規模:有些則將產業布局任務交給空間部分。
產業規劃、園區規劃有何區別?
產業規劃側重點是從當地實際狀況出發,充分考慮國際國內及區zhi域經濟發展態勢,對當地產業發展的定位、產業體系、產業結構、產業鏈、空間布局、經濟社會環境影響、實施方案等做出一年以上的科學計劃。
園區規劃側重點是園區發展戰略、園區環境分析、園區整體定位、園區產業選擇、園區功能布局、園區配套建設、園區開發模式、園區開發時序、園區招商策略、政策設計等。
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區域上,園區規劃相對單一些。